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 | 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什么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运动。
1917年11月7日,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激发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热情。
5月4日下午,北京的十三所大中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卖国。他们发表宣言,散发传单,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收回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反对巴黎和约,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并举行了游行。游行队伍先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抗议,但刚走到西口就被军警阻止不许通过。愤怒的学生于是决定找卖国贼曹汝霖算帐。他们经富贵街、东户部街、东三座门大街跨过御河桥,顺东长安街穿过东单牌楼,经米市大街、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来到赵家楼曹汝霖住宅。曹宅大门紧闭,几名学生从临街的窗洞跳进去打开大门,学生一拥而入。曹汝霖躲藏起来,愤怒的学生放火烧了赵家楼,痛打了从曹家跑出来的章宗祥。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遭到了军阀政府的镇压,当场逮捕学生30多人。第二天,北京全市学生总罢课,表示强烈抗议,并通电全国。第三天,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斗争。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反动政府的压力下宣布辞职。李大钊等代表教职员,积极设法营救被捕学生,要求挽留蔡校长,向反动政府当局进行了斗争。7日,天津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同日,济南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也举行了游行示威。26日,上海学生举行罢课。与此同时,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的学生也都纷纷起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分别在北京、长沙、天津指导了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学生点燃起的爱国火焰,迅速地燃遍了全国各大、中城市。
五四运动是一个广大群众参加的爱国政治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逐步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革命阵营。十月革命后涌现出的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发起者,鼓动者和组织者。数十万具有高度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充当了爱国运动的先锋。觉悟了的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显示了无比强大的威力,成为争取这次斗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切表明,五四运动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因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也是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中国革命史的目录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第二节 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屈斗争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爱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救国主张
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准备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一、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一、袁世凯的独裁与反袁斗争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三章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二节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二、国民党新右派的崛起和共产党的对策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发展
四、国民党右派集团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一、国民党政权的建立
二、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
第二节 土地革命和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三、中间派别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
四、在探索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实现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全民族抗日高潮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的艰苦斗争
一、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的斗争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团结抗战的方针
三、敌后军民战胜严重困难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二、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三、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扩大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二、粉碎国民党的“和平”攻势
三、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一、建国初期的国情和面临的任务
二、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工作以及“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的制定
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它民主改革
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第一个
五年计划的提前实现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
二、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一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第二节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一、九十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
二、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什么是大革命时期?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席卷全国,人们通常称它为“大革命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
中共三大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很快,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
正是在大革命掀起高潮的有利形势下,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
扩展资料:
共产党利用国共合作的条件主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以罢工、罢课、罢市的方式参加了这场运动。从都市到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华南地区,形成了25万人参加、坚持16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大革命时期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其势如暴风骤雨,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
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民革命
本文链接:http://www.ashaw.org/shehui/2317.html
发布于:2023-05-2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